2022年6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以下簡稱《網絡安全法》)頒布與實施五周年的重要日子?!毒W絡安全法》作為我國實施網絡空間管轄的一部重要法律,是我國網絡安全工作具備基礎型法律框架的重要標志,也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直接體現,更是為我國建設成為新時代世界網絡強國提供重要制度保障?;仡櫸迥陙砦覈W信事業的發展與建設歷程,《網絡安全法》的實施成效卓著,有力推動了我國網信事業在技術創新、產業發展、文化自信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快速發展。
一、《網絡安全法》實施的五年間,是我國網絡安全領域從“無法可尋”到“有法可依”,從合規性驅動到合規性與強制性驅動并重的重大轉型期;也是我國網絡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得以不斷完善的重要階段。網絡安全的相關理念、知識、文化和精神內涵得以有效傳播,國家安全與網絡安全意識深入人心。
自2017年6月1日《網絡安全法》正式頒布實施后, 我國先后于2019年12月1日開始實施《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2.0版;2020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起正式施行;2021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安全條例》《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管理規定》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逐漸形成了以《網絡安全法》為基礎法律框架的網絡安全法律體系。在此基礎上,社會各界的深度融合及多方媒體的創新表達,使得“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的理念內涵不斷深入人心,有效培植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國家安全觀、顯著提升了社會公眾的網絡安全意識和個人信息保護意識。
二、《網絡安全法》實施的五年間,我國網絡安全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期,網絡安全行業的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激活,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整體行業呈現欣欣向榮之態。
2016年我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僅有336.2億元,短短五年時間,根據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的報告,截至去年我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002.5多億元。在《網絡安全法》實施期間,產業市場規模逐漸擴大,這不僅使我國在基礎通信設施、互聯網金融、工業互聯網、大數據、車聯網等重點領域獲得了更為強大的產品與技術支撐,同時促進了我國網絡安全行業良性生態環境的建立。網絡安全創新產品與技術的百花齊放在為我國數字化經濟穩步發展伴飛護航的同時,也助推市場孕育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網絡安全領軍企業。國內網絡安全廠商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加強,有效提升了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三、《網絡安全法》實施的五年間,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在思想深度、規模體系、方式方法、下沉力度及產教銜接上得以空前發展,網絡安全專業及網絡安全技術的學習熱情在持續升溫,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量、薪資待遇以及培養力度持續走高,產學研教一體化的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良性生態圈正在逐步建立并初具規?;?。
過去,我國網絡安全人才隊伍整體呈現出“青黃不接”的態勢,人才供需失衡、教育培訓缺乏、人才管理機制積弊,遠不能滿足信息化快速發展的需要。隨著《網絡安全法》的實施,網絡安全產業對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僅2021年上半年,網絡安全產業相關崗位的人才需求總量就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9.87%。同時《網絡安全法》也明確規定“企業和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等教育培訓機構開展網絡安全相關教育與培訓,采取多種方式培養網絡安全人才,促進網絡安全人才交流?!?/p>
在此大環境下,截至2021年8月,我國300余所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了網絡安全相關專業,其中信息安全141個,信息對抗17個,保密管理12個,保密技術5個、網絡安全與執法26個,網絡空間安全83個,密碼科學與技術6個;網絡安全監察技術專業39個。同時大量企業與社會化培訓資源的合力補充也為網絡安全人才深造渠道的多元化、個性化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空間與學習環境。
《網絡安全法》同時推動了中小學、社區與街道的網絡安全教育,在普遍提高全民網絡安全素養的同時,也為我國挖掘網絡安全學科人才,建立網絡安全人才“后備軍”夯實基礎。
四、《網絡安全》通過五年的執行與實施,充分驗證了其作為一部優秀法律的特質。在回首過去與展望未來之際,我們需要肯定過往的成績,更需要時刻保持足夠清醒的認識,科學審慎地應對網絡空間安全面臨的新挑戰。
隨著5G商用推進的工業互聯網革命,智慧城市安全、物聯網安全、車聯網安全,政企與網民的上云常態化以及大數據安全、基于AI技術的APT攻擊和規?;W絡戰等問題日益凸顯,尤其是全球疫情的持續影響,居家辦公和遠程學習成為常態,網絡環境的進一步開放、用戶角色的增加以及防護邊界的模糊和擴展帶來了各類型的安全風險。
《網絡安全法》自頒布實施之日起就擁有著較高的實施頻率,由于互聯網領域的特殊性,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總是聯翩而至,所催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也在不斷形成。大量的新問題需要用法律及時進行規整,法律空白點需要及時進行填補,法律之間的很多問題也需要及時進行協同處理。我們一定要在《網絡安全法》規定的法律體系化建構上多下功夫,及時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內涵和外延,確保相關標準規范能夠落地實施。在以《網絡安全法》為基礎的網絡安全法律體系支撐下,為將我國建設成為新時代世界網絡強國的目標而努力奮斗。